沒有網路與螢幕的 1 小時
- 欽華 周
- Feb 21
- 3 min read
自從《科技島讀》結束後,很多人問我:「你下一步要做什麼?」
我一直無法明確回答。回去寫作、錄 podcast 當然是選項之一。我也試過作策略顧問、天使投資以及募資基金。這些經驗都很有趣,但最終都不是我想全心投入的工作。
唯有一個創業點子,多年來一直在我腦中徘徊,揮之不去。我想那就是我該做的事了。這個創業點子是:一個沒有網路、沒有螢幕的實體空間。
你可以想成是一家咖啡廳。但在這個咖啡廳裡,人們無法使用任何有螢幕或能連網的裝置,包括手機、平板和電腦。取而代之的,是人們可以在此專心的放鬆、讀書、寫作或聊天。
「什麼?大家都在找插頭多、WiFi 穩定的咖啡店,你的空間卻禁止人們上網?」
對。這個想法源自我自己的網路成癮。我跟大家一樣依賴網路。手機總是一刻不離身,吃飯、上廁所時也不例外。只要無聊我就會拿起手機。重度使用網路造就了我的事業,但也使我深受其害。瀏覽社群媒體總是讓我憤怒難過;離開手機太久卻又讓我焦躁。這顯然是一種成癮。
為了克服這個癮,我試過很多方法:刪除臉書 app、寫日記、數位排毒(digital detox)、冥想等等。這些方法各有優缺點,容後再說。重要的是我發現我需要定期處在一種心神狀態 — 那就是當我真正排除網路,只面對筆、紙或另一個人時,我會變得更專心,更有創意,也能更深刻的感受到談話對象的想法。
而其實我想大家都知道網路成癮的危害,也知道應該要定期遠離手機。但知易行難。有多少次你把手機收到口袋裡,告誡自己「不准再分心了!」過沒多久卻發現自己又在滑手機?
人很難節制當下的自己。要改變行為,需要同伴、預先規劃,以及合適的外部環境。就像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應該運動,但規律運動的人仍是少數。許多人都是在參加健身房、請健身教練或加入運動社團後才開始真正運動。
同樣的,人要排除網路才能專注、發揮創意,以及與他人「心心相印」的交流。但要靠個人意志力做到非常困難。所以我的創業點子是打造一個專用的實體空間,協助人們暫時完全離開網路。這個空間我取名為 Handwrite。
「可是這點子太逆趨勢 / 小眾 / 簡單 / 文青 / 老派 / 重資產 / 難以規模化了吧?」
嗯,我不是不知道一個原本分析科技趨勢的網路作家,選擇創立一個排除網路的實體空間 . . . 是相當諷刺的?但從某方面來看,我是「腦袋清晰」的重度需求者,因此對這方面的知識與技巧格外敏感。我感受過這樣的空間的益處,因此相信有更多人有同樣的需求。事實上我相信當 Handwrite 普及,不僅能提升社會整體的生產力,也會重新連結社群,撫慰人們的焦躁。
社會越喧囂,人越需要能靜下心來的地方。
在實體空間之外,未來 Handwrite 也將推出產品、服務,以各種方式協助人們專心。Handwrite 將是一家致力於協助人類發揮潛能、建立深刻人際關係的企業。實體空間是 Handwrite 的第一個切入點。
再次投入創業,而且是實體創業,我知道會有許多挑戰。不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,這一篇貼文是第一小步。若你想收到 Handwrite 的最新消息,歡迎到網址 Handwrite.ink 留下你的 email。
Comments